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小巨人·大学堂”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 2023-06-13 11:38:12 |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口”,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产教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

作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输入的制胜“算法”给人启示:职业教育,不仅要与时代同频、与地区同频、与产业同频,更要有“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创新意识,力争做专业建设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方能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占据人才培养的制胜高点。其“小巨人·大学堂”的办学实践,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也为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提供借鉴。

以“三育观”为指导,推动“专业学科服务一体化”办学


【资料图】

绍兴市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9家,坐拥丰富的科教产资源,使得学校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校坚持“育学生、育教师、育企业”的“三育观”,精准对接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才需求,把教育教学放进区域发展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因产办学、因企定培、因岗施教,创建了一批模式定制的“企业学院”,推动专业学科服务一体化办学,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从目标定位维度坚守人才培养初心,提高“育学生”的关键办学能力,积极树立“育教师”的行动自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等共建活动,以“教学特区”促进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从价值取向维度明确服务产业发展,把分散的兴趣方向、科研力量、教学资源整合到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发展的重点问题、一线问题上来,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智库思想上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学校“育企业”的能力。从系统重塑维度厘清协同育人方略,将“规范合作”作为定制模式的根本遵循,设置企业文化、核心技术、教育情怀等准入条件以甄别企业的合作初心,强化企业“育职工”“育准员工”的责任担当,并协同学校履行“育学生”“育教师”的使命,进而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合作共赢。

以“定制化”为途径,细化关键技术人才培养的“颗粒度”

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特点,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明确企业技术人才现状,对接企业在产业发展、岗位技术、用人生态、技术研发、文化战略、管理体制等方面不同的内生需求,定制各不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按照“合作共赢、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原则,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其中,“海亮企业学院”对接企业内部建立的“五级技术岗位生态系统”,以“海亮三级现场工程师”为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群”协同教学体系,建立“二元三维五级”学业考核评价系统,实施“双轨多段、交互训教”的“双主体”培养;“康思特企业学院”对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岗位技术需求,由企业投入资金350万元在生产园区内改造标准化公寓、食堂、教室等空间,采用“‘双元’场所、‘双元’师资、共研教材、育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先进制造领域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职业场景的现场工程师培养;“博盟企业学院”对接一体化轴承、智能机构等技术研发需求,设立横向课题基金,下达项目研究计划,采用成果导向模式,校企“双导师”协同培养学生试制试验、测试装调等能力,推进教学和科研相融合……

以上企业学院的培养模式“一企一策”,精准确立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的“颗粒度”,校企双方协作实施人才培养,更以真实项目磨砺学生匠心,改善了学校人才供给、学生发展诉求、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循环,促进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学校不少毕业生已成为该专精特新领域的技术专家,近两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有44人入选“新时代浙江工匠”,形成了“浙工院工匠群”现象。

以“需求侧”为核心,促进生产一线科技服务“端到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坚持在找准定位中发挥优势,将办学重点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构建产学研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集成。专业群树立“教学是根本、科研是未来”的理念,确立应用型科研定位,鼓励教师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

依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战场”作用,集聚整合校企双方创新要素,共同构建企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的创新体系,加速差异化产品研发和个性化技术研究;加强对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建立企业科技指导员队伍,以细分领域、一线需求为研究起点,组织教师围绕先进制造工艺、产品应用技术等方向,联动行业企业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推进“专业学科一体化”项目建设,在“大小结合,以小为主”“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上下功夫,坚持把“小项目、短项目”做细做实、做深做透,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积小成大、聚短成长,以科研成果支持专业学科发展,以科技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来自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如理论分析方法、基本试验技能、数据处理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程序编写仿真等,且自成体系。在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转化成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形成了学校教学一线与企业生产一线“端到端”的闭环系统,有利于驱动专精特新“小巨人”换挡提速、做优做强,更好支撑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近3年,专业群在服务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联合制定技术标准1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3项、厅局级课题62项、横向课题189项;授权发明专利153项,转化专利38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1.24亿元。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学校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教师教学团队2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如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踏上了新的征程,怀着成为产教融合实体化的先行者、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者的梦想阔步前行。(王丽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