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共建微短剧“新赛道”(深观察)_每日速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06-28 09:42:03 |

孙雅洁

近年来,微短剧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形态。在第10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受众规模大,2021—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

得益于政策扶持和行业发展,微短剧佳作不断,创作者在内容和叙事上不断探索,寻求有品质、有新意的创作手法。无论是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还是艺术审美的新探索,或是行业发展的多重辐射度,都体现了微短剧领域的活力与生机。


(资料图片)

微短剧《仁心》海报

精品创作是基石

微短剧体量轻、时长短、节奏快,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行业的繁荣发展表明,微短剧创作者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才能推动微短剧从网络视听“新兴样态”逐渐走向“成熟样态”。这需要微短剧在内容创作精进和传媒科技赋能的双重助力下,推出更多交叉融合的精品佳作,避免留下“水平低”“制作粗糙”的印象。

可喜的是,网络微短剧创作正在深耕现实生活,现实题材微短剧逐步迈向精品化,并涌现了一些优质作品,例如充满京味儿的《胡同儿》、医疗题材的《仁心》等。这些微短剧着力描写当代社会中丰富生动的人民生活,观照现实,唤起情感,传递思想。

作为短视频迭代衍生而来的网络视听形态,微短剧虽然叙事切口小、单集体量轻,但同样是反映大时代的有效形态。微短剧轻体量的作品形态,不仅满足了网络用户碎片化信息接收和认知习惯,也有利于承载多样的内容表现与价值表达。一定程度上,小切口叙事可以更加精准且细分地表现宏大的主题,更加生动、接地气地反映时代发展。

以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形态,也是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普惠性、便捷性的有效方式。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为大众深度参与互联网内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和展示需求,还可以将电商行业与视听平台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观看与消费体验,不断提升数字化便民服务水平。

微短剧《胡同儿》海报

叙事创新是亮点

在碎片化信息冲击下,受大众审美趣味影响,微短剧作品快节奏、强情节的叙事模式,获得了观众青睐。微短剧创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满足观众期待,实现传播效果的升级。

具体来说,大部分微短剧单集时长在几分钟左右。轻量化的单集体量,向叙事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限的单集时长中,微短剧创作需要压缩叙事流程,快速释放叙事张力,例如压缩一些冗长的叙事铺垫和悬念铺设,合理且快节奏地设置悬念,呈现解决方案。

传统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对视频体量要求较高,因为传统电视剧需要呈现相当的叙事完整性。而微短剧对视频时长的突破和情节设置的革新,要求创作者使用更加紧凑且富有张力的手法来讲故事,让观众在极短时间内体验到高爆点、高悬念和高故事力。

微短剧叙事的另一创新,受到其原生平台的媒介形态影响。新兴短视频平台拉动了微短剧的蓬勃发展,而短视频的屏幕形式,已经从大屏走向小屏、从横屏走向竖屏。在播放形态的变迁中,竖屏形态本身就决定了微短剧在叙事时需要更加聚焦人物的处理。

传统影视的横屏叙事有利于表现气势、关系和环境,竖屏叙事的重点不仅在于故事背景、场景搭建、氛围处理等方面,而且在于人物的打磨与刻画,特别要求创作者在人物关系、对话、情感表现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同时,在叙事中着力刻画人物神态、外貌、动作等,以展现人物性格,合理化人物关系。这些都契合竖屏的表现形式。

独属于竖屏美学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感知和观赏体验,体现了微短剧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活力。

行业发展是支撑

微短剧行业作为近几年的“新蓝海”,吸引了大量机构和平台进入。这些机构和平台也正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微短剧行业发展。

微短剧创作的开放性,使得多元主体参与成为一大特点。这让微短剧创作充满活力、灵感不断。如快手、抖音等发展微短剧的短视频平台,常常会通过平台号召、创作扶持等方式,吸纳和培养创作者,逐渐将微短剧平台打造成创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鼓励年轻化、大众化、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助推网络视听行业创新。一些平台基于微短剧赛道设置了人才培育机制,让热爱观察、热爱创作、热爱表达的创作者拥有了更多投身行业的机会。

相较于初期的网络剧、网络电影而言,微短剧正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例如,搭载于短视频平台的微短剧与电商直播相结合,尝试实现商业价值与艺术创作的良性融通。如果微短剧的良性商业化模式能够持续发展,那么在网络视听领域,微短剧或将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运作双赢的有效样本。

微短剧的发展也促进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转型升级,撬动包括影视艺术、网络文艺在内的行业变革。传统从业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借鉴新经验,大胆尝试,探索行业发展的方向。

由于门槛相对低、创作者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微短剧存在内容同质化、剧情浮夸等问题。未来,行业引导、行业服务与行业自律十分关键。监管方应严格把关微短剧内容,落实相关政策条例,不断完善微短剧发展机制;平台方做好题材分类与内容把控,鼓励创作活力,鼓励正向价值输出;创作方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思考力、想象力、叙事力、审美力,让作品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多方合力共建微短剧“新赛道”,才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