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读!俄方表态同意延长黑海谷物倡议,国际粮价或保持回落态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3-03-15 19:54:28 |

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

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为“希望的灯塔”的黑海谷物倡议(the 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将于3月19日到期。据报道,乌克兰尚未同意俄罗斯提出的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60天的提议,目前有关各方仍在就延长协议进行谈判。

当地时间3月13日,联合国与俄罗斯高级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后发表的新闻声明称,粮食和化肥的价格与供应情况尚未恢复至俄乌冲突升级前的水平,黑海谷物倡议的继续实施对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去年7月22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黑海粮食外运达成平行协议,初始期限为120天,此后,协议11月顺利延期120天。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宝明告诉记者,两份协议的签署和顺利执行,是联合国与相关国家在粮食安全治理领域展开国际合作的良好实践,为后续应对地区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提供了沟通机制与合作范本。“整体来看,协议实施效果不错。虽然俄乌局势仍面临不确定性,不过,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粮食进口国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考虑,协议后续中断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林学贵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形势来看,全球粮食供应状况向好,全球粮食价格后续大概率保持回落态势。不过,考虑到全球粮食库存利用率有所下降,乌克兰粮食生产恢复至冲突升级前的水平尚需时日,因此,今年全球粮食价格不太可能出现深度回调。

广州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唐楚轩也告诉记者,考虑到俄乌冲突对乌克兰生产和粮食出口的冲击有所减弱,且天气因素对于农作物的影响预计趋于好转,整体来看,国际粮价重心未来将逐步下移,国际小麦、玉米等谷物期价也趋于下行。

黑海谷物倡议或延期60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月13日证实,联合国将尽一切可能维护黑海谷物倡议的完整性并确保其连续性。俄罗斯3月13日早些时候宣布,同意将黑海谷物倡议延长60天。

去年7月22日,联合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在伊斯坦布尔签署黑海谷物倡议,包括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和尤日内在内的乌克兰黑海港口得以安全出口粮食、化肥和其他食品。当日,俄罗斯与联合国还签署了有效期为3年的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不受阻碍地进入全球市场。

7月27日,由俄罗斯、乌克兰、联合国和土耳其代表组成的联合协调中心(the Joint Coordination Centre)正式成立。

8月1日,首艘装载2.6万吨玉米的运粮船驶离乌克兰敖德萨港口。根据联合国官网公布的数据,自去年8月初至今,超过2400万吨的粮食和其他食品已从乌克兰的黑海港口运出,其中55%的粮食出口至发展中国家。根据乌克兰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乌克兰2023年1月共出口352.8万吨粮食,其中包括玉米228.7万吨、小麦103.3万吨、大麦18.9万吨、黑麦0.2万吨等。

林学贵对记者称,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的小麦、玉米出口国,黑海粮食运输恢复顺畅,有助于增加全球粮食供给,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同时,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一些国家也在寻求粮食进口替代方,冲突对粮食供应的影响有所缓和。

从化肥来看,作为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和出口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化肥能否顺利供应至全球市场,直接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产量。“由于全球化肥出口来源高度集中,化肥替代时间周期较长,化肥供应对农作物的影响覆盖范围较广,后续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执行情况,仍将直接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变化。”林学贵指出。

国际粮价已连续11个月回落

俄乌冲突升级带来连锁反应。据联合国官网发布的消息,2022年全球数十亿人持续面临粮食、化肥和燃料危机。

乌克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通常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约4500万吨粮食。但俄乌冲突升级初期,乌克兰的粮食只能堆积在仓库中,船只无法安全进出乌克兰港口,陆上运输运力有限,加之能源成本增加,全球主要粮食价格上涨,欠发达国家和民众面临的饥饿风险进一步加剧。

伴随去年7月黑海谷物倡议达成、俄罗斯和联合国签署谅解备忘录,黑海粮食得以进入全球市场,俄乌冲突升级造成的粮食供应链危机有所缓和,全球粮价已连续11个月回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2月平均为129.8点,较1月小幅下降0.6%,较2022年3月创下的最高值下降了29.9点或18.7%。其中,谷物价格指数2月平均为147.3点,较1月略下降0.1%,较一年前水平上升2.0点或1.4%。

曹宝明指出,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粮食需求方寻求新的替代渠道,美洲等地区谷物主产国逐渐填补供应缺口,全球粮食市场实现贸易格局再平衡。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的影响趋于减弱,后续全球粮食价格主要需考虑其他突发性的地缘政治因素以及中长期天气情况对农作物产量的扰动。

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徐亚光告诉记者,黑海谷物倡议延期将保障2022年剩余谷物继续外运,不过,考虑到俄乌冲突升级导致的谷物减产,全球粮食供应短期内仍维持偏紧格局,“预计今年全球粮价仍处于高位区间”。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3日公布的最新一期《谷物供需简报》预计,2022/23年度(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全球谷物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将为29.5%,低于2021/22年度的30.7%,但仍显示总体供应水平良好。同时,该机构预计,2022/23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将比2021/22年度下降1.8%至4.73亿吨,与之前的预测几乎持平。

在南半球国家,随着收获作业的进行,2023年粗粮作物的生产前景总体良好。FAO称,在强劲的出口需求支撑下,预计巴西玉米种植总量将增至创纪录水平,在总体有利的天气条件推动下,初步预测2023年总产量将达到1.237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在阿根廷,早季降雨短缺对玉米作物产生了不利影响,但2023年年初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晚播作物的作物状况部分恢复。在南非,玉米种植面积的小幅减少预计将导致2023年玉米产量同比下降,但由于有利天气支持良好的产量前景,预计产量仍将超过五年平均水平。

小麦方面,FAO对2023年全球小麦产量的初步预测显示同比下降,但全球产量仍为7.84亿吨,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其中,在北美,受高价格刺激,美国农民将2023年冬小麦播种数量增加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美国小麦产量预计达5100万吨,为三年来最大产量;在加拿大,如果天气条件正常,该国小麦产量预计达3500万吨;在乌克兰,严重的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受损以及该国部分地区进入农田受阻,2023年冬小麦种植面积估计同比减少40%,预计2023年小麦产量将远低于平均水平。

徐亚光指出,2022/23年度(2022年7月)以来,伴随乌克兰粮食出口恢复,巴西玉米产量前景较好且出口量大幅增加,抢占美国玉米出口份额,导致国际玉米期价整体呈现偏弱格局。但是,欧洲、美国、阿根廷因为持续干旱导致减产,乌克兰因为俄乌冲突导致谷物减产,中国自玉米库存大幅去化后目前缺口问题仍然存在。“整体来看,2023年全球玉米库销比仍将维持偏低格局,玉米供需格局偏紧,国际玉米期价预计处于高位区间。全球范围内,小麦的供需情况要好于玉米,国际小麦期价重心或有所下移。”

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消息,截至3月9日,IMF依托“粮食冲击窗口”(Food Shock Window)为几内亚、海地、马拉维和乌克兰等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其应对粮食危机影响。

去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与化肥贸易中断迫使一些欠发达粮食进口国家的民众处于粮食短缺和价格危机中。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近日发言时曾表示,为保障粮食安全,短期需帮助贫困国家克服在粮食与化肥可获得上面临的挑战,长期需致力于实现“更高效、包容、有韧性、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的目标。

在曹宝明看来,全球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并非产量不足,而是收入和分配因素造成的供给不平衡。短期来看,粮食援助有助于应对突发性事件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粮食援助成为一种依赖和习惯,饥饿和贫困问题也将成为长期性、持续性问题。

“根源上,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要提高本国贫困人口获取食物的能力,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改善自身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创汇能力,以增加对于进口粮食的购买和支付能力。归根结底,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考虑制度、分配、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曹宝明表示。

关键词: